1.注音输入法键盘
让我们更直观一些:
注音输入法使用37个注音符号,其中声母21个,韵母3个,韵母13个。
音标与拼音的对比如下:
好处是:
1. zh、ch、sh、ang、eng 尾音仅需一键。 打字非常简洁、规范。
2.有提示音,可以减少重复编码。
3、一个隐藏的优点是对声韵母和中间辅音(类似iuv)的输入顺序不需要,可以同时打字,这对于击键速度高的人特别友好。
其缺点也很明显。
音标就是汉语拼音符号,旧称“拼音字母”。 它们是基于章太炎拼音字母的汉语拼音符号。 1913年由汉语语音统一协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音标共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 1920年修改了字母顺序,增加了一个字母“ㄜ”,使总数达到40个。 早期的注音是以发音统一协会确定的注音为标准,因此有三个字母:“Wan v、Wu Ng、Guang Gn”。 后来又以北京拼音为标准。 “万、乌、广”仅用于注释方言,而音标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至今仍在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拼音字母名称改为“注音符号”。 正式名称是普通话音标的第一种形式。
1、通用性不高。 中文拼音与英文键盘兼容良好,但学习拼音需要记住键盘并掌握不同的布局。 这套音标在日常应用中比较有限,比如搜索引擎、英音注音等,尤其是用国际音标直接音译,拼音更接近国际拼写习惯。
2. 简单背后的臃肿。 37键需要更多的键盘,这给指法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一般情况下数字键被占用。 重码选词不够流畅。 声调虽然减少了重码,但也增加了码长,而且容易出错(特别是对于发音不标准、不精通这套注音的人)。
3. 拼写错误。 虽然韵母、声母、声调拼写规范有序,甚至优雅,但编码长度相对固定,无法有效缩短缩短后的拼写,编码扩展空间不足。
4. 难度上的门槛障碍。 不讨论注音和拼音哪个好,拼音本身就进入了大陆教科书。 掌握拼音后就可以开始打字了,但注音需要重新学习。 虽然不难,但有熟悉又陌生的符号(这套音标词典一般都有,但很少有人教或自学掌握)、不同的拼写方法、韵母的使用等等。 、拼音输入法规定了一个既不太大也不太小的门槛。 因此,如果追求拼音的简单使用,追求速度或形码的准确使用,可想而知推广拼音有多么困难。
与全品比较
全拼作为一种输入法,存在代码长、重码多等诸多缺点。 不过,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全拼输入法早早进入了云数据、智能化时代。 它在拼写和其他方面变得越来越用户友好。 同时,有基础教育基础,完全成功的门槛极低。 如果是20年前,注音会比拼音(比如老的全拼输入法)更实用,输入精度和速度应该更快,但从现在的全拼(比如搜狗、QQ等拼音输入法)来看)而与拼音相比,全拼具有明显的优势。
拼音与拼音的比较:
代码长度。 例如,全拼中最长的音节需要击键六次。 拼音是“ㄓㄨㄤ”。 平均而言,全拼每个字符的平均码长(不包括缩写拼写,如输入“xz”在屏幕上显示“现在”、自动联想功能等)约为4-5个键,平均码长约为4-5个键。注音的长度 较长的大约有3-4个键。
重复代码。 两者都是拼音代码类型。 由于拼音使用的按键较多(对应较多的简体字)且具有声调功能,所以在打生僻字和单个字符时的准确度比全拼音略高,所以拼音在重码方面略低于完整的咒语。
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代码长度方面,全拼缩写、自动关联、高频智能排序、云词库进一步缩短了编码,尤其是在日常熟悉的语境中(比如工作和聊天、高频词、行业词库等)进一步改进),可以节省大量击键。
码重方面,考虑到现代汉语语境中单字的使用率较古汉语越来越低,全拼的短句功能更加流畅,高频词、高频句前缀,生僻字添加分割字符(如姚洁等分割字符打字、用笔画打出屵等未知字符等功能)、按字定义字符等。大多数输入法都带有Tab键辅助码(部首声母或按Tab键后输入的笔画声母),有效缩小重复码率。
因此,在实际对比中,全拼的码长可以减少到3-4左右,日常全拼+缩拼+关联+高频调整+辅助码字查找+分词定字+自定义词库使编码更加高效多样、流畅。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注音输入法的速度通常不如全拼。 注音本身的门槛和局限性,往往让注音用户,尤其是新手用户,常常受到束缚,无法使用。
综上所述,注音和全品没有什么区别。 在湾湾等基础教育必学注音的地区,注音输入法比仓颉等字形码更容易使用,而且相对简单、规范。 但对于懂拼音的用户来说,学习此类输入法相当费时费力,而且提速效果不佳。 对于需要提速的全拼用户来说,学习双拼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补充一点,我个人觉得注音输入法还可以从几个方向进行改进:在通用键位方面,将键位减少到26个甚至更低,有些键可以重叠在一个位置上,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好地连接通用键盘; 编码方面,去掉了音调,增加了字形辅助码,降低了重码率; 探索同时攻击的潜力以提高最终速度; 并增加了一些其他智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