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服务器系统
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简称C/S系统。 它是一种按照新的应用模式运行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今天的局域网以这种模式提供许多服务。
客户概况
通常,多个网络工作站链接在 LAN 上并成为客户端。 每个客户端都是一台具有一定处理能力的自治计算机,客户端的进程都在其上运行。
服务器
它是由网络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组成的具有较高性能的机器。 它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接收用户请求,为在线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一个完整的交互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客户端发送消息
将信息组装成请求消息,发送给服务器,然后进入等待状态
服务器收到消息
服务器接收进程始终处于等待状态,接收到的消息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
服务器返回消息
然后将处理结果组装成响应消息发送出去
客户端收到消息
收到回复
在这种应用模型中,用户只关心彻底解决自己的应用问题,而不关心系统中的哪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完成这些应用问题。 在C/S系统中,能够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如文件服务、打印服务、复印服务、图像服务、通信管理服务等)的计算机或处理器,当有服务被请求时就成为服务器。 一台计算机可以提供多种服务,一项服务可以由多台计算机组合完成。 与服务器相反,发出服务请求的计算机或处理器此时就是客户端。 从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应用程序的部分工作在客户端完成,其他部分工作在服务器端完成(一项或多项)。
特征
C/S系统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不是主从环境,而是平等的环境。 即C/S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在不同场合既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 20世纪90年代,C/S系统迅速流行起来,因为它有很多优点:
用户使用起来简单直观。
便于重要信息集中管理,更加安全可靠。
编程、调试和维护成本低,且易于修改、添加和删除。
系统内部负载能够相对均衡,资源利用率高。
允许不同计算机平台上的多个应用程序在一台客户端上运行。
系统易于扩展,可用性好,对用户需求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技术
从技术角度看,C/S系统本质上是将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虚拟机概念应用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其本质是实现功能的合理分配和处理的“无缝衔接”。 C/S系统的实用性依赖于20世纪90年代才成熟的几项技术:首先,由于基于一系列标准的开放系统原则被普遍接受,使得在各种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中间件成为可能; 其次,CASE工具、窗口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等的成熟,为C/S系统环境下的编程、调试、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性能价格比迅速提高的计算机非常昂贵。 分布式操作系统提供了可接受的运行条件,使得分布式逻辑处理、分布式服务器等应用模型得以实现。
应用
C/S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工商企业、政府机关等部门。 由于通信技术的进步,C/S系统可以具有很大的地理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