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函数是Excel中最常用的函数,但通常大家都使用简单的数据求和函数。 事实上,sum 函数有很多强大的用途,例如对多个合并单元格求和、累积求和以及多单元格求和。 表求和、条件计数、条件求和等
现在牛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功能的使用方法。
SUM函数的作用:对单元格范围内的所有值求和。
语法:SUM(,[],...])
,[],...],代表要求和的1-255个值。
阐明:
如果参数是数组或单元格引用,则仅计算其中的数字。 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和文本将被忽略。
如果参数的值不正确或者是无法转换为数字的文本,则会显示错误。
01对连续数据区域求和
要求:计算第一季度的总业绩
在单元格 F3 中输入公式:=SUM(B3:D14),将单元格 B3:D14 的参考区域中的数据相加并求和。
02对不连续数据求和
要求:计算每个人的工资
在单元格 E19 中输入公式:=SUM(B19,D19),然后将填充公式向下拖动到 E27。
E栏工资=基本工资+奖金。 因为中间有一个奖励系数(C列)来分隔,所以不能选择连续区域,所以这里选择单元格进行求和。
03包含多种类型的数据求和
在下图中,求和区域包含空单元格、逻辑值和文本。
在单元格 B32 中输入公式 =SUM(A32:A40),结果为 111。
由于 sum 函数忽略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和文本,因此它仅对引用区域中的三个数字 100、10 和 1 进行求和。
虽然单元格 A37 中有数字 15,但由于是文本类型,因此会被忽略。
04对包含错误值的数据范围求和
要求:计算下表中的总销售额
在单元格 F44 中输入公式:=SUM((D44:D50,""))。 由于公式中使用了数组,所以按Ctrl+Shift+Enter结束。
如果直接使用sum函数求和,计算出的结果将会是一个错误值,因为求和区域包含错误值,而sum函数无法忽略该错误值。
因此,如果想要对D44:D50区域的数据进行求和,需要先使用函数将错误值处理为空值,然后使用sum函数进行求和。
05对前3个数据求和
要求:总结前3名学生的成绩
在G2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LARGE(E21:E32,{1,2,3})),由于公式中使用了数组,所以按Ctrl+Shift+Enter结束
首先使用LARGE函数结合数组提取前三名的分数,公式 =LARGE(E21:E32,{1,2,3}),结果为:{288,285,282}
然后外层嵌套sum函数,将前三名的分数相加。
06多表数据求和
需求:计算每个员工四个季度的总绩效
在单元格 B3 中输入公式 = SUM 的前半部分,单击第一季度工作表,然后按住 Shift 键,然后单击第四季度工作表,选择所有 1-4 季度工作表,然后选择单元格区域 B2 :D2 ,按回车键,最终公式为:=SUM(第一季度:第四季度!B2:D2)
并将公式向下拖动填充到B14单元格中,这样就可以汇总每个人的四个季度的表现。
注意:这里使用sum函数对多个表求和时,所有表的顺序必须一致。
07合并单元格并求和
要求:计算每个人的总分
由于使用了合并单元格,并且合并单元格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能直接使用求和函数来拖拽填充公式。
所以这里我们需要选中D列中所有合并的单元格区域,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SUM(C37:$C$44)-SUM(D38:$D$44),然后按Ctrl+Enter进行批量填充公式。
那么三个合并单元格中的公式为:
=SUM(C37:$C$44)-SUM(D38:$D$44)
=SUM(C40:$C$44)-SUM(D41:$D$44)
=SUM(C42:$C$44)-SUM(D43:$D$44)
因为合并单元格中的数据存储在合并单元格的第一个单元格中,所以这里我们使用合并单元格的偏移总和,然后使用第一个总和的计算值减去未对齐总和计算出的值两项相加就是每个学生的分数。
08 将数据累加求和
要求:计算下表中的每日累计余额
在单元格 D50 中输入公式 =SUM($B$50:B50)-SUM($C$50:C50),并将其填充到单元格 D60。
公式利用sum函数将固定的绝对参考和相对参考的相对变化相结合,将收入和支出累加起来,然后相减。 结果就是每日余额。
09单一条件计数
需求:计算产品部门的人数
在单元格 H5 中输入公式 =SUM(N(B4:B15="产品部门"))。 由于公式中使用了数组,所以按Ctrl+Shift+Enter结束。
首先判断B4:B15区域的数据是否等于产品部门。 如果等于产品部门,则逻辑值为TRUE。 如果不是,则为 FALSE。
然后使用N函数将逻辑值转换为数字。 TRUE 将转换为 1,FALSE 将转换为 0。则 N(B4:B15="产品部门") 的结果为:{1;0;0;1 ;0;1;0;1;0; 0;0;0}
最后,使用 sum 函数对这些数字求和。 计算的结果就是产品部门的人数(4)。
10+条件计数
需求:计算产品部门设计师人数
在单元格 H27 中输入公式 =SUM((B26:B37="产品部门")*(C26:C37="设计师"))。 相同的公式使用数组。 按 Ctrl+Shift+Enter 结束。
首先判断B26:B37区域的数据是否等于产品部门。 如果等于产品部门,则逻辑值为TRUE。 如果不是,则为 FALSE。
然后判断C26:C37区域的数据是否与设计者相等。 如果等于设计者,则逻辑值为TRUE。 如果不是,则为 FALSE。
然后将确定的逻辑值相乘,因为进行数学运算时逻辑值会自动转换为数值1(TRUE)和0(FALSE)。
(B26:B37="产品部门")*(C26:C37="设计师") 相乘的结果是 {1;0;0;0;0;0;0;1;0;0;0;0 } ,值为 1 表示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值为 0 表示不满足。
最后用sum函数将相乘结果相加,即可计算出产品部门的设计师人数(2)。
11 单条件和
需求:计算产品部门的薪资总额
在H4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B44:B55="产品部门")*D44:F55),按Ctrl+Shift+Enter结束。
首先判断B44:B55区域的数据是否等于产品部门。 如果等于产品部门,则逻辑值为TRUE。 如果不是,则为 FALSE。
然后将确定的逻辑值乘以D44:F55区域中的工资,因为逻辑值在进行数学运算时会自动转换为1(TRUE)和0(FALSE)的数值。
最后用SUM函数对相乘结果求和,结果就是产品部门的工资总额(29897)。
12 多条件求和
需求:计算产品部门和设计师的薪资总和
在H6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B64:B75="产品部门")*(C64:C75="设计师")*D64:F75),按Ctrl+Shift+Enter结束。
首先判断B64:B75区域的数据是否等于产品部门。 如果等于产品部门,则逻辑值为TRUE。 如果不是,则为 FALSE。
然后判断C64:C75区域的数据是否等于设计者。 如果等于设计者,则逻辑值为TRUE。 如果不是,则为 FALSE。
然后将确定的逻辑值乘以D64:F75区域的工资。
最后,使用SUM函数对相乘结果进行求和。 结果是产品部门和设计师的薪资总和(14637)
教授 Excel 基础知识、函数和图表
表单设计、制作、模板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长按扫码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