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函数用于解决“小明的房子向前走100米,谁的房子向右走50米”等问题。 常用于获取动态区域的数据,例如递增数据的求和。
公式:
“=(参考区域,行数,列数,[高度],[宽度])”
翻译:
“=(小明佳,+-下/上几行,+-右/左几行,高几行,宽几列)”
这是一个迟钝的士兵。 他总是从参考区域(即小明家)开始,然后上下方向走几行(第二个参数为正数向下走,负数向上走),然后移入左右方向。 走(第三个参数是正数是向右走,负数是向左走),然后将军告诉他要攻占多大的城堡(多少行高*多少列)宽度),他会服从。
例子:
公式“=(B3,4,1,2,3)”表示从B3位置(小明家)开始,向下走4行(到达数字“37”),然后向右走1列(达到数字“38”),然后取高2宽3的区域的值,就得到了图中橙色部分的6个数字(2行*3列=6个数据) 。
有什么功能?
1、动态求和
在本例中,通过在单元格D5中输入行数,我们可以任意获得指定行数中的数字之和。 A列添加数据后,公式不需要修改。 公式“(A2,,,D5,)”相当于“(A2,0,0,D5,1)”。 如果第二个和第三个参数不写,则表示0,即没有偏移。 最后两个参数不写。 意思是 1.
2. 动态图表
在此示例中,数据不完整。 如果直接生成图表,图表右侧会有一大片空白。 使用COUNT函数获取有数据的行数,然后使用该函数动态获取数据,实现动态图表。
感谢您的阅读。 每天学习一点,节省时间充实自己。